第十二章 洪灾-《大唐嫡子》
第(2/3)页
李复:“如果仿制一张人脸,有无可能?”
千面张:“祖师爷有这门技艺,但是麻烦又费力,远不如移植真人脸皮那般惟妙惟肖,已经失传了,张某从未尝试。如果县令有需要,张某倒是乐意一试。”
李复:“有劳张大兄,我请兰前辈协助你。”
两日后,一切准备就绪,李复安排张芳、胡涛带领心腹兄弟协助兰天行前去溶洞善后。众人按照李复吩咐将尸骨挨个撒上松油,起了一把火,接着众人退出溶洞,用布袋装的药砌住洞口,张了铁网,复将巨石移回原位。一番操作下来,兰天行对李复刮目相看,心中已然确定此人心怀黎民,将来必成大事。
李复很有远见,天公确实不作美,富春县大雨下了半个多月,眼看要收割的庄稼全部烂在地里了。乡下很多靠近河流的农舍被冲垮了,不少百姓无家可归,无粮可食,开始流浪。
自古以来,洪灾过后必有疫病。
为了避免灾民四处流窜,李复一方面将大成寺及铁围山的兄弟临时编入衙役和不良人,派到富川县各地,将富春县划分成多块,块与块之间的百姓倘若没有官府许可,不得随意来往走动。另一方面,李复打算打开富春县的义仓赈灾。
富春县的义仓建于开皇十六年(公元596年),唐朝建立后,唐廷继承隋朝的义仓制度,富春县义仓规模有所扩大,可装粮五十万石,是江南道屈指可数的大粮仓。
李复找来管理义仓的官员董彭,询问义仓的库存,商讨开义仓赈灾的事,董彭呈上义仓账簿却言辞闪烁,左右而言它。李复看了看账簿,上边记得清清楚楚,富春县义仓重开于贞观二年,当时存粮一十七石六斗。
按照唐律,义仓谷按亩征收,每亩缴纳两升义仓谷,富春县有良田五万四千七百余亩,义仓制度已行使三年,存粮当过千石。结果,李复带人去了义仓,发现义仓存粮不过三十石。
董彭见事情败露,一口咬死是葛正明勾结前一任县令中饱私囊了,他无力阻挠。眼下的李复没有时间追查义仓的事,直接将董彭下了大狱了。
李复想把义仓的事上报刺史,请求开正仓赈灾,袁守邦却不同意。
“殿下,胡义成来富春县已经一个月有余,县令上任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调查、掌握该县的钱库、粮仓、土地、人口等资源的基本情况,保证一个县的最基本的正常运转,其次才是执法除恶、教化民众。殿下强行抓捕处理葛正明,本就有些越规,现在朝廷对此事的批文尚未下发,殿下万不可再生事端了。”
“眼下灾民越来越多,分块管理终不是办法,恐盗匪会趁机四起,到时就是富春县的大难了。”
“殿下,老夫以为情况没那么糟糕,灾难突降,现在顶不住的是最下层的民众,大户受的影响很少,可以以富救穷。具体的点子,殿下应该比老夫多,哈哈……”
李复微笑着陷入了沉思。
接着,衙门贴出告示,号召有能力的人士慷慨解囊。大成寺率先响应,捐钱两贯,粮食十石,并派僧众前来协助赈灾。
李复接到大成寺的物资之后,急命张芳火速赶往祖龙观,将大成寺捐赠钱粮之事,告诉了少虚道长,很明显,这就是明着让祖龙观贡献一份力量的。
祖龙观规模比大成寺大得多,信徒遍布附近多个县,少虚不敢怠慢,找众位师兄商量之后,捐钱五贯,粮食二十石,并道人协助赈灾。
有了这一寺一观的出手相助,总算解了燃眉之急。不过这七贯钱要尽快兑换成粮食,送往各个灾区。此时大米市价五文一斗,七贯钱可买一百五十石。
但是县里的的存粮大户,以年头不好,要储粮以备不时之需,拒绝售卖。李复心里一乐,哈哈,就没打算买。
李复派人挨个请那些大户来县衙议事,结果这些大户以刘宝来为首,都称病不来。李复命人做了几朵大红花,用红纸挨个为大户写了表扬信,接着命人敲锣打鼓挨家送。
先从财力较小的开始,到了人家门前,先在门上挂上大红花,接着贴表扬信,然后是一通敲锣打鼓,高喊:“孙大郎通知捐粮五石!”,再找几人煽动百姓起哄:
“这大郎真是个大善人啊!”
“向大朗学习!”
“……”
敲着铜锣在门口喊上三遍,屋里的人就坐不住了,匆匆开门按照喊的数就交上了。
刘府中,管家郑墉正在跟刘宝来汇报:“大郎,这个胡义成在那玩阴的,怎么办?”
“这小子还真是与众不同啊”
“我们要不要来个死不承认?”
“咱们没去议事,已经输理,况且那么多百姓都在看着呢,只能哑巴吃黄连了。待会在他们喊的数基础上再加二十石。”
“是”
“正儿还没有消息?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