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幅字写就的时间是在模拟中的初平二年左右,离现在大概有两年半的时间,可以算得上是徐嘉树书法练习的小成之作,字形、结构和笔力都达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水准,就算在毛弘这样的行家看来,也是一个没有什么缺陷的成品。 “捡到的。” 徐嘉树懒得抬头,只是继续低头临摹。 “哪里捡到的?我马上就去!”毛弘越看越喜欢,连重度受害妄想症也暂时被压制住了,“只要不是在隔壁太学就行!” “出息......”徐嘉树斜着瞄了他一眼,表示看不起这个胆小如鼠的家伙,“太学生还能吃了你不成?” “你是不知道那些人有多不好惹!”毛弘大声辩解,一副“你根本不懂”的表情,“当年宦官势力那么大,他们都敢动不动去南宫伏阙上书,更遑论如今士人当道,他们把我抓起来打死也是没人管的!” “你不敢去是吧?”徐嘉树站起来揉了揉酸痛的手腕,“那我去。” 只临摹这幅《青玉案》是不够的,毛弘的话提醒了徐嘉树,太学外面可是立着《熹平石经》,那是早年的蔡邕亲笔写下的官方经典,想要学习汉代的字形,去看那玩意最方便。 反正自己又不是鸿都门学的老师,不会有士人找自己麻烦。 他散着步走到太学外,一眼便看到矗立的四十六块石碑。 即使距离这些石碑完成已经过去了十四年之久,前来抄录官方修订版《五经》的学子依然络绎不绝,只要别做出什么破坏石碑的事情,看守的士卒也懒得管那么多。 徐嘉树走到《论语》面前,拿出一叠纸,准备用后世楷书的运笔方式誊抄下来。 作为最基本的经典,《论语》可以说人人都会,所以这块区域的人反而很少,徐嘉树也乐得清静。 “学-而-时-习-之,不-亦-说-乎?” 徐嘉树嘴里念着,手上一点一点把这些字写在纸上,要先辨认字形,再思考如何重新用楷书重新誊写,速度属实很难快起来。 “你是哪个州郡举荐的太学生,怎么连《论语》都背的磕磕绊绊的?”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来。 徐嘉树顺着看过去,一道纤细秀丽的身影映入眼帘,不是蔡琰又是谁? 她像往常一样来太学闲逛,却看到冷清的《论语》区有个眼生的高大身影,十分醒目。 靠近一听,那人竟然在一个字一个字地背《论语》,心中不由得好奇。 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,徐嘉树先是继续背了一段,表示自己不是文盲,然后向蔡琰自我介绍道,“初次见面,我叫徐嘉树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