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甘宁拍了拍胸脯,一副很值得信赖的样子。 其实他说的也没错,除了帮忙清算账目,制定抢地盘的计划,再偶尔充当说客收编一些小股团伙之外,太学生们真的有在被好好地照顾...... 一个社团里有十几个人都能说会写,甚至是全国范围内冒尖的读书种子,这是什么样奢侈的配置,甘宁以前想都不敢想。 在大汉朝,文化才是第一生产力。 “那我先走了。” 徐嘉树与甘宁告别,他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。 比如买房子。 本来和甘宁一起在外城住也不是不行,但是这一片实在离宫城太远,去尚书台殊为不便,而且人多眼杂,不适合安置刘营。 但如今想在内城找到个称心如意的住处也没这么简单,地方就这么点,不少高官都要与他人做邻居。 他一路行至霸城门,见到了桓阶。 两人是约好一起来找房子的,反正桓阶见过刘营,作为孙坚的门生,他在朝廷里也没什么派系,如果非要有一个邻居,他是相对来说最合适的人选。 “伯绪,结果如何?” 桓阶叹道:“长安残破,如今又在闹饥荒,连士大夫都有饿死的,我已经决定,若是还找不到住处,就去郑议郎处了。” “郑议郎?” “嗯,郑公业。” 此人出身荥阳,就是不久前曹操吃了一个大败仗,险些丢掉性命的地方。 他家中极有势力,年少时喜欢结交豪侠,却依然能被郡国举为孝廉,可见黑白通吃。 倒霉的大将军何进生前就征召他做尚书侍郎,不久便迁官至侍御史。 董卓主要是接手了效忠何进的禁军,对于大将军的幕府倒是收的不多,但郑泰就是其中一位,现在官拜议郎,在长安每日举行宴会,救济士人,名声极大。 虽然都是郎官系统里的人,但人家的议郎基本上就是两千石预备役了,和两人这种底层郎官不可同日而语。 出于好奇,徐嘉树同意陪桓阶一起去看看,两人结伴而行,走进了郑议郎开办的义舍。 第(3/3)页